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重视劳动收入,忽视劳动者健康;重视职业安全,忽视职业健康;重视职业安全卫生基准,忽视劳动定员定额基准;重视职业伤害后的治理,忽视职业伤害前预防.
10月30日,一名每日工作达12个小时以上的杭州快递员倒在工作岗位上,死因疑为过度劳动,缺少休息,让人痛惜唏嘘。
事实上,不仅仅是快递业,多项实证研究表明,处于亚健康、过度劳动的人群,在中国目前已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适度劳动研究分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称,近年来,“过劳死”这个产生于发达国家的现代疾病已经走进日益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的中国,知识工作者正成为“过劳死”的高危人群,有不少年轻有为的人,由于过度劳累,英年早逝。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工会十六大上,党中央祝词提到的“舒心工作”一词是劳动者对工作提出的新诉求。如何做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让劳动者适度劳动,尽量避免“过劳死”产生?
此次与会的专家认为,劳动者出现“过劳死”、亚健康等问题的背后,是适度劳动标准的缺失,呼吁政府、企业多方关注适度劳动标准完善。
标准缺乏导致劳动者过度劳动所谓适度劳动,即安全健康的劳动。应以适度劳动为核心,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健全对违法违规者的追究机制。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全兴说,我们应当倡导适度劳动的理念。他认为,适度劳动即安全健康的劳动。
王全兴认为,在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基准体系中,以劳动者收入为中心的基准,包括劳动报酬、个人劳动福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基准;以劳动者生命健康为中心的基准,包括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即劳动者身心健康)基准;而工作(休息)时间、劳动定员定额、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集体劳动福利基准,则兼有上述两类基准的属性。适度劳动的“度”,就是指劳动法规定的以劳动者生命健康为中心的各种基准。
但有学者提出,无论是现行劳动法体系还是其实施过程,甚至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对适度劳动关注都远远不够,造成了很多问题。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等多家机构曾发起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对全国15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300万例健康体检作为数据样本,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白领76%处于亚健康状态,接近六成处于过劳状态,高收入人群生物年龄比实际年龄衰老10岁。
“我国过度劳动的问题比较突出,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各方面身心压力大,许多由于过劳而导致的社会问题频发。”人保部工伤保险司副司长鲁士海说。
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陈刚认为,“因疲劳、疾病而去世的劳动者越来越多,是社会的一大损失。”
工时标准亟待完善亚健康背后,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工作超时。
“有的司机描述自己的生存状况是,‘一天机器人,一天植物人’,这种情况是指的二人合开一辆车,每人连续24小时,然后换班。”北京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美遐曾针对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情况做过调查,她指出,“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普遍在12小时以上,大大超过了国家的法定工作时间。
除出租车司机,医生、护士等都属于工作严重超时的人群。工作时间超长,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教授李广义说,目前,不仅在劳动者中出现“过劳死”、压力、紧张、抑郁等问题,中小学校学生也因学校、家庭基于对分数和升学率的重视,承受过重的肉体和心理折磨。学生累,加重了身为劳动者的家长的负担,难得的休息时间也要带着孩子四处补课。这一切背后都深藏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适度劳动标准的缺失。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教授姜颖表示,《劳动法》对于劳动工时是有明确规定的,但是实施情况不好。由于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不得不经常加班,甚至加班得不到应有的加班费。劳资关系不平衡,劳动者不敢提要求。如加班费如何计算,各地情况不一,执行混乱;再如带薪休假制度,2008年就发布过相关规定,可执行效果不理想。
树立以职工生命健康为本理念“重视劳动收入,忽视劳动者健康;重视职业安全,忽视职业健康;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重视职业安全卫生基准,忽视劳动定员定额基准;重视消极保护,即关注职业伤害后的治理,忽视积极保护,即在职业伤害前预防;职业伤害后治理中的工伤保险,重视职业伤害补偿,而忽视职业伤害康复和社会适应。”
与会学者提出,当前劳动法规中对劳动者适度劳动标准建立与执行都关注不够。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适度劳动研究分会会长杨河清教授说,因此导致严重后果——相关员工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质量的下降,以及组织效率的下降,进而导致国家经济损失和人力资源价值损失的增加。
王全兴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劳动者过劳、亚健康普遍,说明全社会在理念上对适度劳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树立以职工生命健康为本的理念。
谈到发展改进思路,有劳动法学者认为,基于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保障范围过小的问题,我国首先应对现有劳动法律法规做扩大解释,将所有劳动者纳入保护对象。以适度劳动为核心,以职工生命健康为本,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完善劳动者工时标准制度,健全对违法违规者的追究机制,使劳动者在快乐中劳动,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动性,享受由此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
了解更多法律法规,请登录我们的公益维权网站: 劳动争议调解网:http://www.ldzytj.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ldzytj 微信小程序:劳动争议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免责声明】“劳动争议调解网”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